所以,大家想要不死,头一个,就是要有一个刚需、痛点、高频的需求,这样的需求是最好的。
更多的是那些犹豫不决想继续支撑下去的人,在公司倒闭后回想起曾经一闪而过的机会时,难免留下一丝悔意,比如曾经有机会卖掉公司而选择了继续坚持下去的李进。他是百度早期高管,在商场上朋友众多,大家都愿意给他面子。不仅如此,商家还要配备运营和推广等人员为马先生的规则去服务,而运营推广都是新兴行业,工资巨高,水也深,不做个半年根本不知道这个人的能力怎样,这些都是多出来的成本啊。滴滴现在大概300亿美元,能否维持很难说,小米曾经到过400多亿,现在有人说是40亿(或许言过其实)。他们会精心挑选能为其所用的人,比如人力资源部的那些支持者。
为什么你需要对高估值持有警诫之心:风投公司跟创始人一样对「DownRounds」深恶痛绝。
现在的小米,研发和供应链由雷军一手掌握。
往远了说,大家也许还记得当年的百团大战,各种团购网站杀的天昏地暗,风口之后剩下的是什么?是我们连名字也想不起来创业者和团购网站。